老子在《道德經》里論述道:“是以圣人之治,空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,常使民無知無欲,使夫之者不敢為也。為無為,則無不治。”這句話告訴統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規律去自我管理 是執政的最高境界。
管理也是如此。在中國傳統的道家哲學理念中,對于管理一個國家和一個組織做到無為而治,就算達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。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無為而治中的“無為”并非是什么也不做,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遵循大千世界和自然界的規律,尊重人的個性,在管理與約束人的行為上要收放自如,有所為和有所不為。
同時老子很形象的把治國比喻成烹小鮮,意思是治理大國應當像煮魚一樣,不能隨意去攪擾它,否則小魚就會殘碎的。同樣,企業管理的也就像烹小鮮一樣,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員工感受不到管理者的存在,員工能夠目標明確、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,并把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有機結合起來。既給員工一定的自由度,管理者又對員工有相對的控制力,可以隨時糾正員工的一些錯誤行為,做到管控有度,這其實就是無為而治的真正涵義。
這就如同放風箏,管理者是風箏的操縱者,員工就是風箏,管理者應該給員工一個像風箏一樣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廣闊的空間。要把風箏敢于放向蔚藍的天空,這也是體現管理者的一種胸懷。但是也能隨時可以把風箏收回來,這體現管理者管理的管理藝術,管理做到了象放風箏一樣收放自如,管理也就到了一種象老子說的那種無為的境界。
管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授權,但是如何把握授權的尺度是一門管理的藝術。授權到什么程度很重要,授權的節奏也很關鍵。對于下屬的每個成員像風箏一樣放了出去,但是手中線的粗與細及長與短,風力和天氣及風箏自身的好與壞都是管理者需要考慮的。風箏飛的過高,就要把手中線緊一緊,風箏飛的太低,就要把線松一松,并要根據風的大小和方向,首先使風箏飛起來,然后循序漸進的使它飛的更高更遠,所以授權也要講究節奏。
放風箏看似很簡單,但是放好了,并能放到了一種境界是很難的。同樣,沒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管理實踐,要想放好員工這支風箏其實也很難。達到收放自如的無為而治的境界也就難上加難。
風箏放的好壞取決于三個方面,第一,空氣,風力的大小。第二,好的風箏和線。第三,放飛的技術。這與成功企業具備的三個要素一一對應。風箏飛的空氣和風力猶如企業所處的環境,包括社會與人文環境,企業一般很難去改變它,只能去適應,如何適應只能是應用中國化的傳統哲學管理思維去解決這個問題。
因為我們所處的是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環境,所以一定要用中國人的思維去處理各種社會與人文關系。風箏本身毋庸置疑就是指企業的所有員工,風箏的線就是指企業的戰略定位、組織結構、績效制度、管理流程等制度。這些就是所謂的企業管理的物質層。放風箏的技巧,就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,也是企業管理的精神層面。
與放好風箏一樣,只有構建一個好的企業環境和氛圍、打造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、建立一套科學現代企業管理制度、培育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沒有好的企業文化才能管理好一個企業。其中塑造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尤為重要。ge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非常成功的企業,韋爾奇在總結ge成功的經驗時說,ge雖然業務多元化,但是文化非常統一,用統一的文化代替了統一的業務。所以像ge這么龐大的集團,它像放風箏一樣是給員工高度授權的,各事業部權利非常大,但它的戰略與企業文化卻是統一的,做到管理看似無為而實則有為的收放自如的放風箏的最高境界。所以韋爾奇堪稱是放風箏的高手。
領導和管理企業是一門藝術,它如同放風箏一樣,如果管理者完全掌握了放風箏的哲學理念,并把它應用在實踐中,那么他就是管理大師。
文章作者:段俊平
文章來源:中華品牌管理網
咨詢熱線:13214231766
手機:13214231766
QQ :86946111
地址:北京公司:北京市昌平區/沈陽公司:沈陽市沈河區